NEWS Information
近日,由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技設計、制造、建造的國內首個全裝配式“摩天工廠”——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一期竣工交付。作為“工業上樓”項目,該項目將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為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提供示范性解決方案。
“工業上樓”,顧名思義,就是將傳統單層鋪開的扁平式廠房匯聚到高層樓層的垂直化空間形態,是一種讓企業在高層樓房中進行工業生產的新型產業空間模式。過去幾十年,為支持產業發展,我國在城市土地利用分配中,工業用地占比達到30%左右。隨著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換,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尤其是土地資源極其緊缺的一線城市,工業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在此背景下,“工業上樓”模式應運而生。
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推廣“工業上樓”模式。廣東深圳從2023年開始助推企業“工業上樓”,將連續5年,每年建設2000萬平方米高質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空間,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型制造業園區。
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廠房高達90多米,項目總占地面積10.78萬平方米,可提供32.1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是一般廠房容積率的3倍,項目團隊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通過在工廠預制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再運輸到建設現場,逐一裝配安裝,實現了現場施工免模板、免支撐,有效提升建造效率、縮短建設時間。
廠房里工業設備重量大,運轉起來震動強,為確保項目承重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項目團隊自主完成了裝配式連續疊合板最不利加載足尺試驗,確認了180平方米的單層樓板,最大加載重量可達164噸,通過應用這一試驗成果,項目各棟塔樓主體結構做到了,跨度大、層高高、荷載重,最大跨度達12米,廠房首三層層高達10米,企業入駐后每層使用荷載,可達2.5噸/平方米,這些指標足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設備上樓和生產需求。
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項目,創新運用“工程總承包+BIM+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集成運用”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工地進行“智能化”管理,引進視頻監控、智能管理平臺、智能建造機器人、無人機巡航等,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工地管理深度融合。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還采用自主研發的“光儲直柔”技術,通過屋頂光伏發電,滿足臨建用電需求,該技術可節省約20%的電費,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0%。
據悉,該項目正式投用后,將成為城市功能與產業要素,相結合的開放型新型產業園,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現代化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來源: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