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一、從建筑業到建筑產業的升維認知
1.從建筑產業角度來看,更強調縱向鏈條優化
現代建筑產業包含研發、生產、物流、設計、建造、運營等環節,覆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有利于從資源和技術兩個體系,持續優化建筑本身存在的綜合價值。
圖1 建筑行業產業鏈條
2.從建筑行業角度來看,更強調橫向資源整合
傳統對建筑業認知主要包含房地產、施工企業以及相關勘察設計企業構成,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參與方: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業主方也是常規的五大責任主體。研發體系、生態體系、管護和運營體系被排除在外,導致“拿來就用”和“建好就不管”的兩大難題。
圖2 建筑行業主要構成
二、永川建筑業發展現狀
1.政策引導裝配式建筑與全新修
2020年4月《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通知》提出:“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力爭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5%以上,到2025年達到30%以上”。
2022年4月《重慶市永川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修訂)》指出:“緊盯整體家裝、家居等消費新趨勢,以多樣化、高附加值、精細化、品牌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家具、高端潔具、裝配式建筑、特種玻璃、新型墻材、環保新材料、先進有色合金、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打造350億級產業集群”。
2.建筑業總體情況
2020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為8974.97億元,全市總承包建筑業企業產值8235.17億元,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產值739.80億元。2020年,永川區建筑業總產值為370.18億,排區縣第7位,2021年為434.97億。
圖3 重慶建筑業總產值 圖4 永川建筑業總產值
3.人才資源儲備
重慶人才資源總量為599萬人,永川區的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6.72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15萬人、高技能人才2.62萬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4人,市級高層次人才132人。
圖5 永川建筑業從事人數
2019年,從事建筑業總人數7.53萬人,占比總從業人數23.7%,是永川第二大行業。2020年,從業人數11.32萬人,2021年,從業人數11.26萬人。
2020年,高等院校在校生9.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3.9萬人;2021年,高等院校在校生11.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3.9萬人。
4.建設企業數量
截止2021年,全區建筑企業達到346家,完成建筑業注冊地產值360億元,同比增長13%。向上爭取資金5.1億元,同比增長43.7%。“十三五”期間,永川區建筑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資質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初步形成了以中鐵二十一局五公司、重慶渝永建設集團等10余家龍頭骨干企業為核心,一大批中小建筑企業和專業企業為基礎的良好產業格局。
圖6 永川建筑企業數量
5.建筑產業聚集區尚為成形
永川建筑產業園主要分散在北部的三教產業園為主,有部品部件建材企業、家居生產企業、建筑設備制造企業、展示貿易城、物流中心等,具備生產、銷售、展示、運輸的復合功能;鳳凰湖產業園,有職業技術學校、新材料研發機構、部品部件建材企業、建筑設備制造企業、建筑機器人企業、物流企業,形成了人才聚集、創新研發、部品部件生產、設備制造、物流運輸的全產業鏈能力;港橋產業園,有新型建材和智能家居企業,主要借助港口條件,具備生產和貿易功能。永川產業聚集區及優勢建筑專業產業園尚未形成。
三、永川建筑產業鏈結
建筑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對產業發展都非常重要,做大中游,可以提高整個產業的規模,大力發展上游和下游,可以加強產業的集約度和附加值。
圖7 永川建筑產業鏈結構
上游:為建筑科技服務業和房地產業中的開發環節。其中施工單位有66家,主要包括中鐵二十一局五公司、重慶渝永建設集團、重慶隆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旭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設計咨詢單位23家,主要包括重慶名威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重慶筑天譽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同盛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等,其他單位共計15家。
中游:為建筑生產和制造業,包括建材行業、建筑環境設備和機械裝備制造業、建筑構配件生產、建筑施工安裝和建筑裝飾裝修。相關企業共有47家,主要包括重慶市永恒砂石開采有限公司、重慶長德聚砂石開采有限公司、重慶市永川區寶巨鋼材加工廠、重慶市永川區金利鋼材有限公司等。其中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共11家,主要包括中交一公局重慶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川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領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總生產能力達到240萬方。
下游:包括房地產業中的銷售、交易和物業管理環節以及建筑運行管理、建筑能源服務、建筑環境管理、智能建筑、建筑信息化,以及其他與建筑相關的商貿服務業和會展金融業等配套服務業等。相關企業共52家,主要包括重慶國喬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謙謙駿智(重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永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普天永惠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高峰商務會展有限公司、重慶中園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等。
四、永川發展的比較優勢
1. 覆蓋成渝城市最集中地區
永川位于重慶和成都兩個特大城市之間,東距重慶主城55公里,西離成都276公里,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節點。根據現代建筑產業適合覆蓋半徑150公里來看,主要覆蓋重慶主城區,覆蓋四川資陽以東的川東地區。
圖8 永川區位圖
2. 交通物流便捷
永川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初具雛形,“一環十射”高速公路格局全面形成,渝昆高鐵過境永川正式啟動建設。根據《重慶市永川區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基本建成外部聯通、內部暢通、樞紐貫通、服務互通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建成主城都市區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優勢明顯的交通條件,將為永川區引進、培育、壯大現代建筑產業提供必要的連通要道。
表 1 永川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3. 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建筑工業化提供了條件
永川工業園區為國家高新區,其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3個,產業園區建成面積達到40.5平方公里。雄厚的產業力量為永川區發展現代建筑產業,加快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新興技術與建筑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4. 新型裝配式建造體系有良好的職業教育體系支撐
永川正加快建設西部職教基地,已建成市級優質高職、高水平中職共5所,國家級示范中職4所、市級骨干高職1所?,F有職業院校17所,在校學生16.3萬人,常態化開設滿足現代產業、各類企業所需的訂單班、二級學院,每年可向社會輸送4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表 2 永川具有建筑類專業的教育機構
完善的人才教育體系和優質的產業人才儲備,將助力永川培養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打造具有特色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現代建筑產業人才隊伍。
五、營造司觀點
建筑業是城鄉美好發展建設的支撐行業,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行業。建筑業的進一步轉型發展,其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美好宜居城市建設。
永川具備“覆蓋成渝最發達的地區”“現代工業發展基礎好”“良好的職業人才培育優勢”三大優勢,契合建筑產業現代化 “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的主要方向。
永川擁有現代建筑產業發展的先天優勢以及經濟發展基礎,瞄準核心發展優勢,延伸產業鏈與衍生新產業并進,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